▲潯陽送別圖 仇英
圖片來自網絡
2200年前
在潯陽濱湖平原種水稻的祖先
可能不會想到,未來的兩個多世紀里
腳下這片福澤的土地
會成為文人墨客趨之若鶩的理想之地
隨著城市的變遷
九江千年厚重的歷史時光
在這里凝聚成了縮影
如果要給這座城市加一個標簽
那么,潯陽就是一座“江湖”
圖片來自網絡
長江之北,潯水之陽,即得名潯陽
可見潯陽與水的淵源頗深
外有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流經境內
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相匯
內有甘棠湖、龍開河、南門湖形成湖沼水網
水勢浩淼,滋養出一片豐盈沃土
如此,江與湖
完整了潯陽無窮魅力的精神內核
也成就了潯陽的江湖
▲九江港龍王墩碼頭
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三江之口、七省通衢”
潯陽又豈止有“江湖”?
自古這里便興起了許多碼頭、船幫
“東西貫穿,商賈聚匯。八方來賓,人文薈萃”
南來北往的人流與物資匯集于此
孕育出潯陽人善于吸納和學習的風氣
既包容所有,也固守本心
迥然不同的氣質,勾勒出一副別樣的潯陽江湖
圖片來自網絡
在漫長的時間軸上
潯陽數千年來從未更名
一直兢兢業業地固守在腳下這片土地上
就像個心眼實誠的晚輩
老祖宗賜的名,畫的地,必須堅決守護好
但潯陽又不甘于止步于此
美國基督教會
在中國創辦的第一批
教會學校——同文中學
世界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的
鋼桁梁大橋——九江長江大橋
中國國內投資最多、一次性建成的
最長雙線鐵路——京九鐵路
潯陽的眼界始終通達四方
總是躍躍欲試地嘗試各種創新
雖居于中部一隅
心之所念卻永遠連著家國天下
圖片來自網絡
說起潯陽人
除了精明這點之外
廣為外人所知的
還有潯陽人的佛系
沒辦法
這里不僅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發祥地
也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
宗教歷史源遠流長,宗教門類齊全完備
“真儒過化之境,人文鼎盛之區”
故此,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江湖兒女
也不由得染上了些許禪意和佛系
有人說
透過潯陽人的各種表象
歸根結底就是“及時行樂”四個字
也有人說
潯陽已經變了
外人涌入
潯陽已不再是那個舒適悠閑的老城
這些話一聽,就不是潯陽人說的!
圖片來自網絡
潯陽從來就不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城市
潯陽人也不是只曉得喝茶唱戲一身懶骨
潯陽的悠閑自是因為懂得取舍
潯陽人也絕不可能反感外地人來這里
因為潯陽人的包容與知足
都是這座江湖最難得的性格基因
潯陽人會在周一到周五擠上擁擠的公交
也會在周末約親朋好友去周邊郊游
會連著熬幾個通宵拼出一份事業
也會在深夜下火車的第一件事
就去吃口蘿卜粑
潯陽人的拼搏與瀟灑
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宋江醉題潯陽樓
圖片來自網絡
上下兩千年
無論是政客詩仙,還是商賈流民
都能在潯陽找到恰到好處的空間
潯陽從不會拒絕任何人加入
“來了就是潯陽人”
古有200多位詩詞大家
留詩600余首的壯觀景象
今有“雙百·雙千”人才工程
引進計劃廣納英才
潯陽幾千年以來的魅力不衰
都源于這座城獨特的精神內核
潯陽人將江湖之道融會貫通
“江”代表潯陽人的包容與大度
“湖”代表潯陽人的安逸與知足
江湖之道,盡是無窮道理
圖片來自網絡
而潯陽人對天南海北的朋友
熱情也是大得驚奇
遇到外地朋友問路
用饒舌的九江口音講3遍
恨不得干脆帶他走去算了
隨便坐一輛出租車
師傅會滿臉驕傲地跟你介紹九江的好
也會真誠地說一句
你的家鄉我去過
是個好地方
潯陽人明白
畢生追求無非是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
再無更多的需求
所以活得瀟灑,自得其樂
潯陽人也明白
世界之大有太多未知的精彩
所以用江湖人的胸襟和氣度
笑迎八方賓客
尊重一切夢想
潯陽
看似粗糙卻又飽含柔情
它有著一切老城的通病
也有著獨屬于這座城市的魅力
那些存在我們記憶中的美好不僅依舊存在
這塊土地展現出來的日新月異還將更加迷人
▲九江潯陽樓
圖片來自網絡
對于這片擁有2200多年文化底蘊的城市
我們懷著崇敬之意
拍攝了這部城市歸心作品
即是對潯陽歷史的溯源
也是對潯陽當下的探問
更是以此為標尺和起點
展望屬于它的美好未來
融信、碧桂園、金地、國貿
四大上市名企,以融入的姿態
閱讀潯陽的精神底蘊和文化血脈
承續潯陽的胸襟氣度和千年風華姿彩
為賦新潯陽而來
以煥新一個時代的盛世藏品
——融信碧桂園金地·九棠
在城市的源脈潯陽
演繹更美好的九江人居未來
▲九江老城
圖片來自網絡
那些記憶中的老城舊巷
總會給人帶來難以忘卻的回憶
11月13日-11月18日
關注公眾號并將“你與潯陽的故事”
發送給本公眾號平臺
憑截圖至融信碧桂園金地·九棠城市展廳
即可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11月16日城市展廳盛大開放
榮耀貴賓護照申領盛啟
展廳地址
潯陽區·人民路·瀚林國際西門旁
貴賓專線
0792-239 9999